「自淨其意」出自七佛通戒偈: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;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。」這是過去七佛對佛弟子的共通教誡,也可以說是佛法修行的總綱,意思是說:透過持守戒律,廣修善法,淨化心念,而使身口意三業清淨。
其中「自淨其意」是佛法修行的核心,然而要達到心念的清淨並不是一蹴可幾,所以佛陀為我們開演了次第法門,首先便是「諸惡莫作」嚴守戒律,從身口二業來規範自己,比如持守「五戒」: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。身業清淨,心當中惡念慢慢減少,善念就比較容易增長,如此便能廣行利益眾生之事,如不傷生害命,長養慈悲;而不妄取財物,就能廉潔好施。所以能夠做到「諸惡莫作」,自然就能「眾善奉行」,這便是我們修行提升的一個方向。
然而在「諸惡莫作,諸善奉行」的實踐中,心中難免有種種邪惡心念需要調伏,此時就必須在「自我觀照」及「反省檢討」處下工夫,去除貪心、瞋心、痴心、慢心等煩惱,這也正是「自淨其意」最重要的內涵。此時,一方面要多聽聞佛法,增長智慧,一方面也要藉由加行的工夫,如念佛、持咒、禪修,以加強定力,幫助自己調伏自心。所以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」雖是各別的,其實也是相通的,身口二業清淨了,意業也就跟著清淨,而意業的清淨,也需落實在身口二業上。
其實所有佛法中的百千法門,無非不為「自淨其意」而施設,修行不是向外求,而是從「諸惡莫作」的自律中,使行為舉止端正、清白,在「眾善奉行」的實踐中使心意柔軟良善,在「自淨其意」的反省內觀下,歇下妄心,不斷地淨化、昇華,找回人人本具清明的自性。
目前分類:氣功相關 (12)
- May 15 Mon 2017 06:08
自淨其意的具體方法是什麼?
- May 14 Sun 2017 02:45
靜坐的疑問~請各位有在靜坐的大德與居士幫忙
- May 13 Sat 2017 04:57
請教,學習佛法,由一開始就由趣向如實的方式學習,或不趣向如實的方式學習,何者較好?
老實說....眾生修持的法次法向....真的沒有[較好不好]的問題.
釋迦佛也經過無益的[[苦行]]後,才證果!!
ㄧ步一腳印,隨順眾生所種下的善惡因緣...所增長的般若波羅蜜...而展現修持的方向與方式.
這都是眾生自己的所造所受.沒有因緣俱足...就無法有成果!!
- May 12 Fri 2017 06:20
請問 我想知道我的生命靈動數字
樓主您的生命靈數遊戲數字是1+9+7+3+2+2=24
2+4=6
6,比較任性。對人好惡分明,容易表現出來,有些反之。具俠義精神,朋友不多。最好藉由真實宗教撫平心中的任性不平、偏見等。
///
- May 11 Thu 2017 01:28
《觀水薌禪修靜思》
生命本身就是旅途,古人說:「光陰是百代之過客,天地是萬物之逆旅」,人從出生到死亡,根本就是在旅途之中,並沒有真正的家。
放得更長更遠來說,我們從愚癡無明到學佛行菩薩道,一直到成佛為止,也是個過程,沒有固定的真正的家。任何一個臨時的立足點可以是家,任何一個暫時的寄宿處也可以是家。.
臨濟義玄禪師說:「在途中不離家舍,離家舍不在途中。」
這兩句話點「家」和「旅途」兩個觀念~~~
「人是天邊的鳥」,人往天邊去,又從天邊飛來,這麼遠的路程兩端,究竟那一個才是家?
而「鳥是家邊的人」,鳥始終在家邊飛來飛去,不會離開很遠,候鳥是例外。
- May 10 Wed 2017 14:05
坐立難安,而無法修禪定,該如何?
- May 09 Tue 2017 14:34
打坐禪定結果起不來,被附身很久怎麼辦?
首先,
會被控體代表這個宗教非常危險,
以後不要再去接觸了,
至於會被控體,多半是被洗腦,
所謂洗腦,是被宗教詐騙,
可能誤以為對方是佛祖或是神仙,
自願讓她控體的,
首先通靈觀念要有,
- May 08 Mon 2017 23:46
【人文】喫茶坐禪,在衛屋茶事品嘗枯山水之美 @ 凱特的貓
甚麼是枯山水? 枯山水是日本式園林的一種,但也是日本畫的一種形式。一般是指由細沙碎石鋪地,再加上一些疊放有致的石組所構成的縮微式園林景觀,偶爾也包含苔蘚、草坪或其他自然元素。枯山水並沒有水景,其中的「水」通常由砂石表現,而「山」通常用石塊表現。有時也會在沙子的表面畫上紋路來表現水的流動。枯山水字面上的意思為「乾枯的景觀」或「乾枯的山與水」,通常出現在室町時代、桃山時代以及江戶時代的庭園中。枯山水常被認為是日本僧侶用於冥想的輔助工具,所以幾乎不使用開花植物,這些靜止不變的元素被認為具有使人寧靜的效果。(資料來自維基百科)
以下文章來自: http://kate7boardgames.pixnet.net/blog/post/204974770-%E3%80%90%E4%BA%BA%E6%96%87%E3%80%91%E5%96%AB%
- May 07 Sun 2017 02:14
冥想练习:观察自己的情绪,舒缓压力
有没有发现传统的团建活动经常让你觉得尴尬和不自在,而且营造了紧张不安的气氛?这不仅是浪费时间,而且也未能达到让员工放松的目的。如果你在寻找舒缓压力、释放情绪的方式,冥想能达到你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冥想在美国已经流行多年
冥想来自印度,已经在美国已经在美国主流社会流行了很多年。《赫芬顿邮报》的主编Arianna Huffington表示,大约美国1/4的公司有举行冥想活动,比如耐克、Target、苹果等。
美国著名《时代》杂志曾经用封面故事报导了这股潮流,美国各地的学校、医院、律师事务所、政府机构、公司和监狱开静坐冥想班的越来越多,简直到了躲不开的地步。
在华尔街管理千亿资产的投资精英们练习冥想,想在变化莫测的市场面前,保持内心超然平静。高盛集团聘任了专业的冥想教练来帮助员工练习,全球冲基金巨头Ray Dalio坚持冥想已经42多年,他说:“冥想是帮助我成功的最重要因素。”
在创业之都硅谷,冥想受到众多创业者和工程师的广泛关注。谷歌为上千名员工开设正念冥想培训,并启动了静默的“觉知午餐”活动。为方便员工进行行走冥想,这家搜索巨人还修建了步行迷宫。
在世界500强企业,通用磨坊、宝洁、塔基特、亿贝等为员工提供了静心冥想的硬件设施。比尔·福特(福特汽车)、瑞克·葛因斯(特百惠)等CEO对冥想大力推崇。
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,最近三年,冥想都被纳入讨论主题。世界政府首脑和商业领袖热烈讨论,甚至现场练习。
- May 06 Sat 2017 01:14
臺大推廣部首開 從「禪定」到「般若」
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;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」《六祖壇經》常透過這般的妙語如珠,提供世人富含想像力並可再三咀嚼的智慧之言。臺大進修推廣部近期特邀臺灣大學中文系趙飛鵬教授開辦「從『禪定』到『般若』―《六祖壇經》的生活智慧」課程,將禪宗智慧帶入的您的日常生活。
自4月15日起每周四晚上授課,共七次,歡迎有興趣者把握在3月29日前完成報名繳費並享學費優惠。想進一步瞭解該課程,請上「臺大推廣教育網」http://training.dpd.ntu.edu.tw,或電洽:02-2362-0502查詢。
來自: http://www.merit-times.com.tw/NewsPage.aspx?unid=465872
- May 05 Fri 2017 00:48
我想知道自己所缺的靈動數字
- May 04 Thu 2017 00:57
如何是道? "平常心是道。"?
已經有甚深般若波羅蜜的佛子,總是在聽幾句釋迦佛的教導後,就能入初果以至証四果..真是令人讚嘆!!
[平常心]...和提問先學常說的,緣根塵相觸而[不加油添醋],應是同樣的道理.
[道]-->道不屬知不知。知是妄覺,不知是無記。若真達不疑之道,猶如太虛,廓然蕩豁,豈可強是非也!
[平常心是道]....能夠說明的先學或各種教導應該很多....不用愚痴在下多言.